首页

优美之家在线

时间:2025-05-28 20:06:30 作者:人类最早何时会用鲸骨制作工具?国际最新研究发现2万年前证据 浏览量:61686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北京时间5月27日夜间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可能早在2万年前已经会使用鲸骨制作工具。

  这些工具的发现,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使用鲸骨制作工具的证据,不仅有助于拓展人们对早期人类使用鲸类遗骸的理解,也展示出古代鲸类生态的一个侧面。

研究人员2022年在法国巴斯克伊斯图里茨洞穴进行的挖掘,发现了数十件鲸鱼骨制成的物品(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Christian Normand)。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古代人类很可能将鲸类作为资源利用,但史前沿海考古遗址非常脆弱,且易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而重建人类与海洋哺乳动物过去的互动很有难度。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法国图卢兹大学Jean-Marc Pétillo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对北大西洋比斯开湾周边遗址发掘的83种骨制工具,以及西班牙圣卡塔琳娜洞穴的另外90件骨骼进行分析,他们使用质谱分析和放射性碳定年识别出这些研究样本的分类学特征和年代。

法国朗德省杜鲁蒂岩洞出土的灰鲸骨制大型投射器尖,年代可追溯至1.8万至1.75万年前(图片来自 Alexandre Lefebvre)。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研究发现,这些骨骼样本来自至少5种大型鲸类,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约1.9万至2万年前。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人类利用鲸类遗骸作为工具的证据。

  此次研究已鉴别出的鲸类物种,包括抹香鲸、长须鲸、蓝鲸以及露脊鲸或弓头鲸(这两个物种用该方法尚无法区分),这些物种至今在比斯开湾仍有分布。

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圣卡塔利娜遗址出土的须鲸椎骨碎片,年代约为1.55万至1.5万年前(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Eduardo Berganza)。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还发现了灰鲸的遗骸,该物种如今分布大多限于北太平洋和北极海域。来自鲸骨工具的更多化学数据表明,这些鲸类的摄食习惯与如今略有不同,暗示可能存在行为或环境变化。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这项研究发现,为人类最早使用鲸类遗骸(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揭示了过去2万年里鲸类的生态变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郑州马拉松开赛 近4万选手畅跑“天地之中”

如何让卫生健康服务实现精准化、智能化、便捷化?近日,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推出综合性卫生健康便民电子地图。该地图详细标注了哈尔滨辖区近5000个卫生健康类服务场所,分设自动除颤仪、免疫接种、职业病诊断等热门服务板块20个。那么目前该电子地图的成效如何?3月19日,记者走进医院、患者家中等地进行探访。

留学保录套路颇多 谨慎选择防范风险

尹锡悦还表示,今年4月将成立总统直属医疗改革特别委员会,将与医疗界等各界代表以及专家一起深入讨论医疗改革课题,期待包括实习和住院医生在内的医生团体也参与其中,通过讨论共同制定医疗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失能老人洗澡难如何破解?“助浴员”已被列为新工种

国家发改委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迈过1万美元大关时,消费升级进程会显著加快。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随着人均GDP提升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费升级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夏宝龙抵达香港考察调研

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旅游中的文化味道愈发浓厚。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暑期前半段,由于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阿勒泰”搜索量上升5倍多,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30%。

微视频|跨越文明的对话

9日,在厦门五通码头边检出境查验大厅,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们正有序排队候检,准备搭船前往金门。来自金门的台胞王英生告诉记者,他经常通过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往返厦门与金门两地,“时间短,价钱也便宜,现在船班又多了,就更顺利方便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